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2:08:30  浏览:898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

中国政府 澳大利亚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


(签订日期1986年10月20日 生效日期1988年9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以下简称“缔约双方”)
  考虑到鸟类是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在科学、文化、娱乐和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自然资源;
  认识到当前国际上十分关注候鸟的保护;
  注意到现有的双边和多边候鸟保护协定;
  鉴于很多鸟类是迁徙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澳大利亚之间并栖息于两国的候鸟,愿在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方面进行合作,经过友好商谈,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一、本协定所指的候鸟是:
  (一)根据环志或其他标志的回收,证明确实是迁徙于两国之间的鸟类;
  (二)缔约双方主管当局根据已发表的文献、图片和其他资料,共同确认迁徙于两国的鸟类。
  但是,不包括已知的人为引进任何一国的候鸟。
  二、(一)本条第一款所指的候鸟的种名列入本协定附表;
  (二)缔约双方主管当局将不定期审议协定附表。如有必要,缔约双方经相互同意,可对本协定附表进行修改;
  (三)修改后的本协定附表自缔约双方以外交换文确认之日起第九十天生效。

  第二条
  一、缔约各方应禁止猎捕候鸟和拣其鸟蛋。但根据各自国家的法律和规章,下列情况除外:
  (一)为科学、教育、驯养繁殖以及不违反本协定宗旨的其他特定目的;
  (二)为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
  (三)本条第三款规定的猎期内;
  (四)在特定地区,在候鸟为数众多,并已予适当保护的条件下,当地居民进行以食、衣或文化娱乐为目的传统性的打猎活动,采集特定的候鸟或其鸟蛋。
  二、缔约双方应禁止任何出售、购买和交换候鸟或其鸟蛋(无论是活体还是死体),以及它们的加工品或其一部分,但是不包括本条第一款所允许的目的。
  三、缔约各方在考虑维持候鸟每年正常增殖的情况下,可规定猎期。

  第三条
  一、缔约各方鼓励交换有关研究候鸟的资料和刊物。
  二、缔约各方鼓励保护制定共同研究候鸟的计划。
  三、缔约各方鼓励保护候鸟,特别是保护有可能灭绝的候鸟。

  第四条 为保护和管理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缔约各方应根据各自国家的法律和规章设立保护区和其他保护设施,并采取必要和适当的保护及改善候鸟栖息地的措施,特别是:
  一、防止候鸟及其栖息地遭受破坏;
  二、限制或防止进口和引进危害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动植物。

  第五条 应缔约任何一方的要求,缔约双方可对本协定的实施进行协商。

  第六条
  一、本协定自缔约双方完成为生效所必需的各自国内法律手续并相互通知之日起生效。本协定有效期为十五年,十五年以后,在根据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宣布终止以前,继续有效。
  二、缔约任何一方可在最初十五年期满或在其后的任何时候提前一年,以书面形式预先通知另一方终止本协定。
  为此,本协定由各自国家政府的全权代表签署,以资证明。
  本协定于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日在堪培拉签订,一式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英文写成,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注:本协定于一九八八年九月一日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澳大利亚政府
     全 权 代 表          全 权 代 表
       董智勇              瑞 安
      (签字)             (签字)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盘锦市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辽宁省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盘锦市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盘政办发〔2004〕11号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筹资筹劳标准与使用范围
第三章筹资筹劳的程序与管理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盘锦市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四年二月十七日


盘锦市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暂行办法



Top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农村义务工和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筹资筹劳的管理和监督,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及省有关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村级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筹资筹劳是指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本村范围内向农民筹集资金(农民依法纳税除外)和要求农民出工的行为。

第四条村内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和其它集体生产公益事业应当遵循量力而行、事前预算、民主决定、上限控制、使用公开的原则,实行一事一议。

第五条对农村义务工和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筹资筹劳的监督管理,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本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止非法筹资筹劳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六条各县、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义务工和村级筹资筹劳的管理、监督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管理和监督义务工以及筹资筹劳程序、资金和劳务的提取和使用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培训各级农民负担管理和监督工作人员;咨询和解释有关政策等。

第七条全市取消农村劳动积累工,逐步取消农村义务工。

2004年每个农村劳动力承担义务工不超过6个,2005年不超过4个,2006年全部取消。具体使用和管理按照国务院《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辽宁省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除抢险救灾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义务工不得跨乡、镇使用。

第八条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要首先使用集体经营收入、农业税附加、农业特产税附加收入以及财政补助收入,不足部分可向农民筹集。

第九条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所筹资金,属村内集体所有,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村内使用;所筹劳务,由村负责管理,村内使用。



Top

第二章筹资筹劳标准与使用范围

第十条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筹资,由本村村民承担,每人每年不超过15元。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筹劳,按标准工日计算,每个劳动力(男18至60周岁,女18至55周岁)每年承担的劳务数量不得超过10个。

第十一条对收入水平在本村平均线以下的烈军属、伤残军人和特别困难户,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予以适当减免。

因疾病、伤残或者其它原因不能承担或不能完全承担劳务的,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讨论通过予以相应减免。

现役军人、失去劳动能力的复员退伍军人、在校就读学生、孕妇及分娩未满一年的妇女不承担劳务。

第十二条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安排农民出工,应当在农闲期间进行,不得跨村使用,不得用于村内公务活动。

严禁强制农民以资代劳。农民因特殊情况自愿以资代劳的,需由本人或其成年家属向其所在村提出书面承诺,方可实行。

以资代劳工值标准应当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确定,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批,报县、区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对符合规定的筹资筹劳,应当按照规定的项目、标准,严格遵守,自觉执行。

除按规定并以合法程序通过的减免外,农民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筹资筹劳。

第十四条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立项或者提高标准,强制农民出资出劳的,农民有权拒绝,同时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和举报。

第十五条除特大防洪、抢险、抗旱、防火等紧急任务,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临时动用农村劳动力外,任何地方和部门均不得擅自向农民筹劳。

第十六条筹资筹劳范围是:本村范围内共同受益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修建村级道路、农村改水、兴办合作医疗保健、发展广播电讯、修建娱乐设施、幼儿园和图书室等。



Top

第三章筹资筹劳的程序与管理

第十七条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需要筹资筹劳时,由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本村实际,在每年第一季度提出和制定筹资筹劳方案。

第十八条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将筹资筹劳方案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经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审核,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批,并报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要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进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应当形成完备的会议记录。

第十九条经批准的筹资筹劳项目、标准,由村分解到户,填入由省统一印制的农民负担监督卡,在每年4月底前发放到户。同时将筹资筹劳方案及每户承担的资金和劳务张榜公布。

第二十条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向农民筹资,由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收取,筹资的使用和管理要严格按《辽宁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执行。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所筹劳务,由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掌握使用和管理。要建立劳务台帐,专项使用。

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向出资出劳人出具统一印制的筹资筹劳专用收据。

第二十一条兴办事业结束后,各村对所筹资金、劳务的提取和使用情况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

第二十二条各级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对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所筹资金和劳务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对劳务的使用情况要进行专项审计;各县、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对筹资使用情况每年全面审计一次;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要进行重点抽审。

专项审计的范围是:

(一) 义务工和筹资筹劳数额、标准是否符合规定;
(二) 资金和劳务的使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三) 财务收支、预决算的制定与执行是否规范,财务、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四) 其他有关审计事项。

第二十三条农民负担监督卡由省农业厅和省地税局统一监制,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组织印制。

筹资筹劳专用收据由省农业厅统一监制,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印制。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含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纠正,收取的款项限期退还,提取的劳务给予相应补偿。

(一) 未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讨论擅自设立筹资筹劳项目的;
(二) 以欺诈、胁迫手段强制村民讨论通过筹资筹劳方案的;
(三) 筹资筹劳方案未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批的;
(四) 超限额标准筹资筹劳的;
(五) 超项目、超范围使用所筹资金和劳务的;
(六) 强制农民以资代劳的;
(七) 未使用本办法规定的农民负担监督卡和筹资筹劳专用收据的;
(八) 其他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要求农民出资出劳开展检查、评比、考核、达标升级活动的,由县、区以上(含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纠正,收取的款项限期返还,使用的劳务按当地劳动力工值给予补偿。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规定,情节严重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建议有关部门对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关于划转代理开发银行软贷款有关帐务处理的通知

建设银行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关于划转代理开发银行软贷款有关帐务处理的通知
建设银行



根据财政部基建司(94)财基便字第3号《关于划转国家开发银行1994年基本建设经营性基金的函》的要求,将1994年通过建设银行以财政预算资金安排的国家基本建设基金投资公司贷款以及石油行业国家基建基金部门贷款(即基本建设经营性基金)转作国家开发银行软贷
款,其相应的国家基本建设基金转作代理开发银行软贷款基金。上项有关帐务的划转方法,经征得财政部、国家开发银行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即转知所属遵照执行。
一、划转贷款的范围及时间
(一)划转开发银行软贷款的范围指在“国家投资公司基建基金委托贷款”科目核算的1994年当年发放的贷款,以及在“国家基建基金部门贷款”科目核算的主管部门为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海洋石油总公司的1994年当年发放的贷款(详见附件一“项目清单”)。各经办行按项
目清单所列今年的新贷款通过转帐方式转作“代理开发银行软贷款”。
(二)上述贷款所占用的调拨资金相应转作代理开发银行软贷款基金。
(三)这次划转的贷款以及调整的调拨资金均以项目清单的金额为准。为此,为有利于情况的正确反映,各级行对上述贷款的划转以及调拨资金的调整,统一规定在12月5日同一天进行。
二、划转前的各项准备
(一)贷款划转前的准备工作
1.各经办行对有关贷款帐户要做好清理核对工作,项目清单所列今年下达的贷款指标有未贷完的,贷款业务部门应及时与借款单位联系,按项目清单所列的当年贷款指标全数贷完,不留结余。
2.各经办行会计部门应将各该贷款帐户1994年1月1日至12月5日止的积数事前计算出来,以便届时记入新贷款帐户。
(二)基金划转前的准备工作
各级行资金计划部门按“项目清单”所列贷款数额填制“调整调拨资金通知单”(以下简称“通知单”)一式三份,一份自留,一份送本行会计部门,以备届时转帐,另一份“通知单”代替对帐单,寄上级行自下而上核对调整的调拨资金。
三、贷款划转的具体手续
(一)贷款本金的划转
1.各经办行于12月5日,按照应划转贷款金额,填制特种转帐凭证二借二贷,以一借一贷分别代替新旧贷款帐户借、贷方记帐凭证,另两联(一借一贷)盖章后送借款单位作调整帐务的回单。转帐时,会计分录:
借:代理开发银行软贷款 ××单位贷款户
贷:国家投资公司基建基金委托贷款 ××单位贷款户
贷:国家基建基金部门贷款 ××单位贷款户
上述贷款划转时,转出贷款作减少发放贷款累计处理。
2.贷款指标应全数转入新贷款帐户。
(二)积数和应收未收利息的调整
1.将应转入新帐户积数记入新帐户,同时冲减原贷款帐户的积数。
2.在表外科目结计的应收未收利息,也应相应划转“代理开发银行贷款应收未收利息”表外科目。转出应收未收利息时,
付出:待收国家基建基金委托贷款利息 ××单位利息户
付出:待收国家基建基金部门贷款利息 ××单位利息户
转入代理开发银行应收未收利息时,
收入:代理开发银行贷款应收未收利息 ××单位利息户
(三)各经办行在12月上旬的会计项目电报及统计报表,有关贷款项目当年发放贷款累计要按调帐后的数据上报。各行上报时,会计、统计要加强核对。
四、贷款基金和调拨资金的调整
鉴于本次代理开发银行软贷款的划转数,均以项目清单所列的贷款数划转,为避免调拨资金清算的在途,各级行应按统一规定的时间在同一天(12月5日)调整调拨资金帐目。
(一)经办行的处理
经办行会计部门于12月5日根据资金计划部门送来的“调整调拨资金通知单”填制借、贷方转帐凭证,办理调拨资金划转代理开发银行软贷款基金的转帐手续,“通知单”作借方记帐凭证附件。转帐时,会计分录:
借:调拨资金 业务资金户
贷:代理开发银行贷款基金 软贷款基金户
(二)管辖行的处理
各分行、地市行于12月5日,应按项目清单所列辖属行应划转的贷款数,调整上下级行的调拨资金,同时以“通知单”代替对帐单寄上级行,与上级行核对调整的调拨资金。
(三)总行的处理
1.总行资金计划部于12月5日根据“项目清单”列明应调整各分行的调拨资金数额,据以调整各分行的调拨资金,并与分行上报的“通知单”核对。
2.总行营业部会计部门于12月5日办理下列转帐:
(1)根据附件二列明转销原各国家专业投资公司“国家投资公司基建基金委托贷款”的金额,按投资公司分别填制特种转帐凭证一借二贷,其中一借一贷特种转帐凭证作“国家投资公司基建基金委托贷款基金”和“国家基建基金投资公司贷款”科目各有关帐户的记帐凭证,转销原国
家投资公司基建基金贷款。转帐时,会计分录:
借:国家投资公司基建基金委托贷款基金 ××委托贷款基金户
贷:国家基建基金投资公司贷款 ××投资公司贷款户
转销贷款时,作减少发放贷款累计处理。同时,将另一联特种转帐贷方凭证加盖业务公章,送开发银行作为转销原投资公司贷款的收帐通知。
(2)根据附件一“项目清单”列明的应划转开发银行软贷款的总金额,填制特种转帐凭证二借二贷(用途栏注明“根据财政部(94)财基便字第3号函划转开发银行1994年基本建设经营性基金”字样),其中一借一贷特种转帐凭证作“国家基本建设基金”和“开发银行存放款
项”科目有关帐户的记帐凭证,“项目清单”作借方记帐凭证附件。转帐时,会计分录:
借:国家基本建设基金 国家基本建设基金户
贷:开发银行存放款项 存款户
转帐后,将另一联特种转帐借方凭证加盖业务公章送财政部基建司,作为财政向开发银行划转1994年基本建设经营性基金的凭证;将另一联特种转帐贷方凭证加盖业务公章送开发银行,作为划转基金的收帐通知。
(3)根据开发银行应下划各经办行的软贷款基金数额,填制特种转帐凭证二借一贷(用途栏注明“转帐下拨代理开发银行软贷款基金”),以一份特种转帐借方凭证加盖业务专用章后送开发银行,代支款凭证回单;其余两份分别代替借、贷方记帐凭证办理转帐。
转帐时,会计分录:
借:开发银行存放款项 存款户
贷:调拨资金 业务资金户
五、贷款合同的处理
本次贷款划转后,借款单位应与开发银行签定新的软贷款合同。俟新合同签定后,原建设银行与建设项目单位所签合同同时废止。
附件略。



1994年11月11日